slot deposit pulsa slot mahjong slot gacor slot gacor slot gacor resmi slot gacor 2025 slot gacor terpercaya slot gacor 2025 slot gacor hari ini slot gacor hari ini slot gacor hari ini
工作6年,半路出家到CTO
17611538698
webmaster@21cto.com

工作6年,半路出家到CTO

资讯 0 2479 2017-08-28 12:01:56
cto_2_58d53c4c17c4d.jpg

1   前言
 
长文预警, 本文讲述了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如何摆脱迷茫,怎么确定目标,努力奋斗,从挫折中不断成长, 最后成为CTO的故事。 耐心阅读,必有所得。
 
文章的主人公是石中玉,2011年毕业于二线城市的普通高校, 数学系下属的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
 
有六年的软件行业从业经验, 先后在二线和一线城市参加过多个大中型项目的开发工作, 目前创业中,在公司的职位是CTO, 主要负责公司的核心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六年时间,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CTO, 石中玉的发展经历对大家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下文以第一人称口述。

 2   大学时代的迷茫
 
刚上大学的时候, 没了高中时代的忙碌和快节奏,没课的时候可以睡到饿的不行才起床。大家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去自己想去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可以没人管的谈恋爱了。
 
但是我内心深处却笼罩着“迷茫”的乌云, 这些迷茫包括:
1)我为什么要上大学?
2)我现在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怎么用?
3)我将来毕业后要从事什么工作?
4)我应该学点什么技能,才能不向别人那样,毕业即失业?
。。。。。
 
这团乌云一直无法消散,也没有人能够给我们拨开乌云。为此我请教了很多的学长,老师,前辈,可是结果却是发现他们跟我一样也很迷茫,也不知道如何解决我们的问题。唯一得到的比较好的建议就是:珍惜时光,多读书,多学点技术。
 
于是我没事就会泡在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书,不限种类,不限题材,疯狂地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书。看了很多名人大家的传记,对于我的迷茫我有了这么几点感悟。
 
1)Just do it!
2) 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 《王选传》
3) 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科领域之间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王选传》
4) 我要去从事充满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性和变化的工作,而计算机软件开发正好是这样的一个工作。
 
3   半路出家跨入计算机行业
 
我所学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听起来好像是计算机系的,其实这个专业是数学系下设的一个专业,我们学习了大量的数学课程,计算机课程相对很少。这样说起来我也属于半路出家从而进入计算机的世界的,相信很多人是和我一样的,并非计算机科班出身,而是靠自己的摸索和学习,正努力跨入软件开发行业的。
 
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苦逼的, 为了学习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我花费了相当多的心思,主要通过如下几个途径进行学习:
 
1)认识了学校计算机系的朋友, 使用朋友的账号登录计算机系的ftp服务器,学习上面Java相关课程。 用记事本敲了很多代码,在命令行里执行, 但是时间长了,还是不知道到Java 有什么用处。
 
2)图书馆翻阅大量的计算机相关书籍
了解到Java可以做客户端, 做GUI开发,自己就琢磨着做一些简单的带界面的程序。 但是感觉不够刺激,不像玩游戏界面酷炫,比较苦恼。
 
3)去计算机系旁听计算机相关课程, 结果被鄙视
 
4)通过网络搜索,论坛,QQ群向同行请教。不知道怎么问题,再次被鄙视。
 
(码农翻身老刘点评: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怕鄙视努力朝目标挺进, 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4   第一个项目
 
经过半年时间的摸索,我终于明白编程是怎么回事,也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入门了,可以做一些项目了。
 
大二的时候,有了一个机会 , 帮老师的一个朋友开发一个物料管理系统, 自己花了很大的心思去做,踩了很多坑,比如数据库设计, 自己没搞过,结果表结构设计的很不合理。
 
后来在网站找到了一个叫做VB的语言和Access数据库, 拖拖拽拽就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程序。当时遇到问题的时候在论坛问, 刚开始的时候非常悲催, 连自己的问题都描述不不出来,被人鄙视。
 
后来有个好心的前辈终于理解了我的问题, 帮着做了一个原型,告诉我之前的数据库那些地方设计的不合理,应该去看哪些书学习。
 
经过种种努力,还是把这个小项目给搞定了, 客户很满意,说这个小伙子可以, 好好努力吧,以后在软件方面应该会有成就。我当时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收获了巨大的信心。
 
(码农翻身老刘点评: 抓住机会,努力学习、求教,最终完成项目,获得表扬, 这是典型的正反馈。 在大学期间,如果有志于在软件行业发展的同学, 都应该争取获得这样的经历。)
 
5  第一次求职
 
第一次求职是Java工程师, 笔试做得很好,应该是前几名。复试的时候有了如下的对话。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自己挺狂的。
 
面试官:说说mysql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的区别?
我:(面试前表示看过背的很熟),表示回答的很溜。
 
面试官:看简历你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说说你跟计算机专业的人比有什么优势?
我:1)我本科期间学了很多的数学课,逻辑思考能力要比学计算机的强很多。
2)我跟他们都一样,大学期间学了很多理论,缺乏项目实战,这点大家都差不多。
3)数学那么难学的科目,我都能搞定,同时我的计算机基础也不比他们差,在学习能力上我比他们要强,只要你给我时间,我一定能超过他们。
 
很幸运的是,我还真的被这家公司顺利录取了,进入了这家公司实习,毕业后顺利留在这家公司,并且在这里工作也非常开心,在这个公司的工作经历,让我成为了一个职业的开发者,在行业里面叫:软件开发工程师。
 
 6   职业发展的困惑
 
随着工作时间的推进,我渐渐的了解了这个行业的现状和开发流程,慢慢的就遇到职业发展的困惑和瓶颈。
 
尤其是工作了三年以后, 当前的工作能给你带来的技术提升已经非常有限了, 每天都是增删改查, 说得难听一点, 就是搬砖。  
 
我从我的上司和领导的身上能够看到五年或者十年后的我的样子,而他们的职位和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我能够有更大的成长和更高的平台,于是在思考再三之后选择了离职。
 
当时VR, 虚拟现实等技术很火热, 我也很感兴趣, 想着玩玩这些项目应该是很有意思的, 正好之前认识的前辈和我联系,说来深圳吧,我们一块儿折腾点项目。
 
我放弃了已经趋于安稳的工作,和未来可能会很顺利的职位晋升机会,选择了前往大城市,面对一个更加陌生和复杂的环境,去历练自己。
 
7 一年顶三年:疯狂的历练
 
到了深圳,见到了一直想一起工作的前辈,在前辈的指导下很快的我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深圳和我原来所在的城市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个城市的快节奏,高效率。人们可以为了完成一个工作,而通宵加班,甚至连续工作几天几夜,这些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
 
我发现前辈主要用 PHP,  因为他做的项目是短期、快速的项目, Java这么重型的语言不太合适。 所以我也只好去学PHP, 后来就发现,PHP真是一门神奇的语言,很高效,一个晚上就可以搞定一个项目。
 
前辈的思路就是把我这个不会游泳的人扔到海里去游泳, 我不会PHP, 他直接扔给我一个项目,说不会的话马上自学, 自学搞不定就来问我。
 
我觉得非常苦逼, 本来想着周日去给客户部署,上线, 可是周六的时候我还没什么进展。
 
到周六晚上的时候前辈跑来问我:你这个项目搞得怎么样了。 
我说:我还是啥都不会,搞不定。 
 
他说:没事, 来,我给你说说怎么做。
 
然后他就坐下开工,啪啪啪敲键盘,开发了一个通宵。
等到第二天旭日东升的时候, 那个项目刚好完成。 
 
然后就坐着地铁到客户那里交付,给客户讲怎么使用。 
 
当时我就感慨前辈能力太强了,包容心太强了,别的领导看到你完不成就批评你,或者辞掉你。而他则是通过超强的能力展示一个程序员应该是什么样子。 
 
项目交付以后,我们在深圳的茶餐厅边吃边聊,他给我讲了很多过去的经历。我下定决心跟着他多学技术。 
 
跟了前辈一年,一起见客户,定需求,讨论技术,交付项目,讨论公司的未来,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让我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磨练和提升。  
 
但是也非常辛苦,一年内基本上没有周六周日,除了吃饭、休息就是工作,相当地疯狂,我觉得我这一年的疯狂也许能顶上别人三年的积累。 
 
很可惜的是,我们一直没有想清楚公司的未来要做成什么样子,而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的经历一些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养活公司,锻炼自己,成就别人的梦想,同时让自己生存下来。
 
而当时的我渐渐的厌倦了这种一直不断的帮别人做项目,而自己的公司却没有自己主打的核心产品,没有核心产品,就没有品牌,就无法稳定持续的盈利。
 
这段时间的磨练可以总结为下面两点:
1)快速的学习能力。
因为我可能一周就要完成一个小项目,并且交付,而这个项目没有其他人协助,全部由我一个人前端,后台,数据库设计,都由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真正的全栈工程师。
 
2)高效沟通,高效工作。
原来的工作因为是研发公司自己的产品,因此在项目计划上都会给予充分的时间,允许我们拖拉,或者开小差的完成工作。
而在深圳这些都不可以,并且有问题要非常准确及时的跟相关的人沟通清楚,确定解决方案,并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正是因为这些项目的锻炼,让我养成了时间管理和高效工作的习惯。
 
(码农翻身老刘点评:初入职场的前三年有可能会决定你的一辈子,这三年的积累和养成的习惯会深深的在你身上形成烙印。趁着身体年轻,完全可以疯狂一把) 

8  失败的第一次创业
 
在15年初的时候,我做了工作交接,和前辈告别, 加入了深圳的另一个创业团队,这个项目让我真正的明白了创业是怎么回事。
 
当时碰巧赶上了国内的创业热潮,总理在中关村的一个咖啡店里喝了一杯咖啡,里边有很多泡沫, 这其实就暗喻了当时创业的情景。
 
资本像疯了一样投入到创业的圈子之中,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家出来创业。如果当时你正在一家公司里老老实实的上班,你的朋友就会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你,你看XXX都出来创业了,你的梦想哪里去了?你就不出来创个业?
 
可见当时的创业者是多么的疯狂,资本又是多么的热,XX项目拿到了几百万融资;XX项目已经被XX重金收购。在创业的圈子里,不断的发酵,激励着每一个创业者,没日没夜的研发自己的项目,并快速的投入市场,并迅速迭代,获取数据,去路演,去找投资人。
 
我加入的这个初创团队,就是在这样疯狂的环境里,这个项目主要是致力于家电后市场的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可以为每一个家庭的家电提供从维修,保养,回收,更换的整体解决方案。
 
家电后市场是一个有着万亿规模的市场,现状就是脏乱差,乱收费,没有标准化,并且没有巨头存在。而这个项目就是致力于改善这种服务的现状,希望整个行业能够在互联网和品牌的帮助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行业效率。看似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有市场,有价值,也确实解决了这个社会存在已久的一个大问题。
 
模式是O2O模式,平台通过小区推广的方式,直达业主,业主通过微信下单,系统根据业主所在的小区位置,匹配附近作业的师傅,上门服务。服务完毕后,业主对师傅的服务进行评价。完成整个交易和服务的闭环。
 
不知道大家现在对这个行业或者这个项目怎么看,我相信很多人依旧会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啊,可以搞啊,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项目我们却没有能够顺利的做下去,失败的原因这里我反思了几点:
 
1)O2O项目成败的核心在于频次,频次低,获客成本高,这种项目回本的周期就会比较长。
 
2)O2O项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快速占领市场,占领用户心智,获取尽可能多的运营数据。因此不烧钱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团队的钱有限,经不起烧,我们也没有在关键节点上,跟投资人达成共识,导致融资一再受挫,最后不得不终止,团队解散。
 
3)团队成员不稳定。因为是初创企业,团队成员会因为公司无法开出合适的薪水而选择跳槽或者离职,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4)资本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情怀和梦想在资本面前一文不值,资本是逐利的,只会向着有巨大市场潜力和未来价值的方向去。
 
经过这次项目的失败,把我的积蓄也花得差不多了。 当然我对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充分的认识到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初创企业,生存和稳定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后边我回到家乡省城以后,一直跟我的合伙人强调一定要先生存再发展,想清楚了再决策行动,要避免盲目烧钱。

9  重装上阵,再次创业
 
深圳的创业项目失败后,受朋友再三的邀请我决定放弃深圳其他项目的机会,回省城家乡开始新的创业项目,新的项目还是是一个O2O项目。
 
这次致力于户外亲子活动,主要解决孩子周末或者假期闲暇时光如何度过的问题。
 
这个项目相对于家电维修而言就高频了许多,并且这个项目已经在地市试运营了半年时间,运营数据非常漂亮,也深受家长的欢迎。并且也有投资人有投资意向,愿意投资这个项目向全国扩张。
 
我加入团队后,对项目进行了重构,重新开发了一套系统,并且在一个月内就顺利上线,进行推广。在运营了三个月后,我们决定放弃这个项目而重新调整方向,放弃的原因如下:
 
1)跟投资人的谈判决裂,投资人放弃投资。决定自己烧钱,推广。
2)O2O项目的获客成本居高不下。一直在消耗公司的钱,而成效甚微。
3)亲子活动是一个周频次的,客单价低,人力成本高的项目,利润空间有限。
4)公司人员能力和积淀有限,无法持续输出高质量的优质活动方案。
5)公司的原有启动资金,基本消耗完毕,已经面临着生存困境。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决定放弃这个项目,选择能够让公司生存下去的项目,后续再考虑这个项目的运营。于是综合了创始人的资源和积累,我门定下了几个原则:
 
1)做我们能做的事,我们熟悉的领域。
2)利用互联网手段,做远离互联网的事。
3)做能挣钱的事,让我们能够生存的事。
 
根据这几个原则,我们找到了我们能做的教育培训行业,这个行业远离互联网,我们很熟悉,并且这个行业的现金流很好。痛点很明显:很多机构或学校没有信息化,不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手段进行招生。
 
于是我们做了几个行业调研的情况,迅速调整方向,开发了适合培训机构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 为机构提供微官网。可以让其他人在网络上了解机构的情况和如何联系机构,找到机构。
 
2)家校沟通。通过微信公众号,老师可以将孩子在学校的作业,表现情况进行发布,家长可以通过家校沟通功能进行查看,了解。并且沉淀了学校的信息,便于后续做分析研究。
 
3)营销工具。主要解决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的社交生态系统,快速传播,收集意向客户的联系电话。进行电话回访,试听转化。
 
经过以上的转变和调整,公司非常顺利的把产品推向了市场,并且收到了很多学校的反馈,用户量在16年的时候达到了数百家。公司也实现了盈利,解决了我们的生存的问题。
 
随着微信热度的下降,和微信营销的泛滥,我们的产品热度也开始下降,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新的业务已经顺利开展。

 10  创业经验总结
 
一路走来,我踩了不少的坑, 总结下我对于创业的几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创业其实是一门生意,所以一定要考虑赚钱,不赚钱的创业就是耍流氓。
 
2)选择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而这个领域确实需要改变,并且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3)尽量避开和巨头之间的竞争,选择垂直的细分领域,做出特色,做出不同。
 
4)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明确团队之间的分工和利益分配,确保团队的稳定。
 
5)大胆、高效的去尝试,去试错,快速的决策,高效的执行,用迭代的思路去创业。
 
6)避免大而全,而是选择某个单点,专注这个点做到极致,做出壁垒。讲好故事,再必要的时候借助资本的力量,去让自己的项目能够快速的占领市场,形成市场垄断,不给后来者争抢的机会。


 11   送给初入职场的你
 
1)请热爱你的工作,用认真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小事。
 
2)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向你身边的人请教学习,对待技术要诚实,不会就一定要有“不要脸”的精神去问清楚,搞明白。
 
3)高效工作。如果是技术不够熟练,就多投入时间练习,达到熟练,对于能够半个小时完成的的工作,就不要拖延花费更多的时间,高效率的去工作,去出色的完成任务。
 
4)高效沟通。在软件开发领域,团队沟通和协作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一定要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团队的信息能够流畅的上传下达。
 
5)积极反馈。要及时的向你的上司反馈你当前的工作进度和遇到的困难,让你的领导知道你的工作进展,便于他做决策。
 
6)关注前沿技术,不断丰富自己的技术栈。
 
7)关注开源,关注相关社区。多与人分享,交流技术。
 
8)养成写博客,做总结的好习惯。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很大的成效。
 
(完)


来源:码农翻身
作者:石中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