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的“Cursor”来了,腾讯推出新款AI IDE。
背景
自从安德烈·卡帕西(Andrej Karpathy)于3月份推出“Vide Coding”以来,编程领域中的氛围编程概念逐渐流行,我们开始目睹人工智能在编程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
在Claude和Cursor的引领下,国内企业如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纷纷推出自家的AI IDE产品。
7月21日,字节跳动发布了基于上下文协作的Trae 2.0 Solo版本。
紧接着在7月22日,腾讯正式发布了其首个全栈AI IDE产品——CodeBuddy IDE,这款产品由AI编程工具插件CodeBuddy升级而来,旨在打造一个面向AI全栈式开发的平台。
产品特色
CodeBuddy宣传的核心理念是“产设研一体”。
它致力于将“一个人完成一个完整应用”的梦想,转变为简单、可复制、真正高效的现实。
在产品规划阶段,用户仅需输入一个目标描述,系统便能自动生成PRD、TRD、DRD等产品文档;还能一键导入Figma设计稿,自动生成对应的页面代码。
在研发阶段,CodeBuddy预置了一套组件库,方便开发者快速搭建界面,并支持对页面元素进行自然语言修改;在部署阶段,可以接入腾讯云CloudBase或Supabase等服务,几步之内将应用上线。整个流程中,用户甚至可以完全不编写代码,真正实现了产设研一体化的AI开发工作台。
目前,CodeBuddy IDE国际版已整合了Claude、GPT、Gemini等顶尖AI大模型,国内版则支持腾讯混元、DeepSeek等模型,无论技术背景如何,从业者都能快速实现创意。
使用流程
传统软件开发需要产品、设计、研发多个团队接力协作,涉及产品规划、设计、研发和部署多个环节。AI编程正在改变软件开发范式:不仅大幅提升了软件工程开发的效率,也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门槛。
“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独立开发者出现,这是一个增量市场。”腾讯云开发者产品总经理刘毅表示,未来AI编程将分化成两种范式:简单应用开发需求,非技术背景的个人开发者通过氛围编程即可实现;复杂系统需要专业化的团队协作,则需要基于共同规范的规约编程。
然而,在目前AI Coding模式下,开发者需要在多个工具下切换,无法享受覆盖全流程、一体化的软件开发体验,“AI时代,开发者需要有一体化的工作台。一个IDE,就能流畅、丝滑地完成产品规划、UI设计、前后端开发、数据库、云部署的全流程。”刘毅表示。
例如,在CodeBuddy中输入:“规划一个电商网站设计”。
系统将自动生成包含PRD、TRD、DRD的产品文档,搭建页面结构,并结合组件库输出初步界面,甚至连后端部署路径都规划好了,从产品构想到上线,仅需一条提示语。
在设计阶段,只需一句话,就能生成可交互原型图、预览页面并部署上线。
在具体修改时,CodeBuddy也支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局部调整。以pokedex宝可梦图鉴为例,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表达需求,如“把这个区域改成圆角”或“换个背景颜色”,系统就能实时响应并调整页面样式,无需手动编写CSS。
以CodeBuddy官网页面为例,仅需导入一份Figma设计稿,几秒钟内系统就能自动转换成代码。D2C(Design to Code)在这里真正实现了字面意义——一键生成、开箱即用,省去了手动还原设计的繁琐。
正如CodeBuddy IDE所倡导的理念:让每一个有想法的人,都能以低门槛实现自己的创意。
结语
开发者可以在其官网(https://www.codebuddy.ai/)申请内测。它为我们提供了邀请码申请地址:https://wj.qq.com/s2/22240515/0ac5/。
编辑:场长
本文为 @ 场长 创作并授权 21CTO 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内容授权事宜请您联系 webmaster@21cto.com或关注 21CTO 公众号。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21CTO 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